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
老子評注
讀書時代有學過一點老子學說, 他繼承周易的思想, 是莊子的前輩, 「道可道, 非常道, 名可名, 非常名」就是開天闢地.
近代的古龍, 很受老子及莊子的影響.
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敝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。
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。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長。
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古之所謂曲則全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
委屈反而可以保全,彎曲反而可以伸直,低下反而可以充滿,破舊反而可以更新,少了反而可以得到,多了反而變得迷惑。
所以聖人守道作為天下的法則。不自我表現,反而更突顯;不自以為是,反而更顯著;不自誇邀功,反而有功勞;不自大自滿,反而能夠長久。
正因為不和人爭,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。古時候說委屈求全這樣的話,難道是假的?實在應該維護遵守並以此為方向才對!
上文說與易經很類似了:
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; 精義入神, 以致用也; 利用安身, 以崇德也
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谿(山中流水)。為天下谿,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
知其白,〔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復歸於無極。知其榮,〕守其辱,為天下谷。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復歸於樸。
樸散則為器,聖人用之,則為官長。故大制不割。
知道剛強的好處,卻甘願處於柔弱,可以作山谷裡的溪流,使眾流匯注。作山谷裡的溪流,不變的德就不會消失,而能回到如嬰兒般純樸自然的狀態。
知道光明的好處,而寧願處於暗處,可以作為天下的法則,作為天下的法則,不變的德就不會有差錯,而能回到廣大無窮的地方。知道榮耀的好,而能甘於卑下,可以作天下的山谷,容納天下的汙垢。作天下的山谷,不變的德就永遠充足,而能回到純樸的狀態。
真樸的道分散則成為萬物,聖人體會到道的純樸,所以能成為百官之長。所以完善的政治是順自然而行,無為而治,而不是設施造作,支離割裂的。
簡而言之, 就是大智若愚吧.
知人者智 , 自知者明。
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
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。
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
能夠瞭解別人的人,是有智慧的人;能夠瞭解自己的人,才是明道的人。
能夠戰勝別人的人,是有力量的人;能夠戰勝自己的人,才是真正的強人。
能夠知足樂道的人,是最富有的人;不畏過程艱險的人,才是有志氣的人。
能夠不悖離真道的人,將永久存在;雖然身體已經消逝,〈精神〉卻千古留芳。
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動之死地,十有三。夫何故?以其生,生之厚。蓋聞善攝生者,陸行不遇兕虎,入軍不被甲兵;兕無所投其角,虎無所措其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無死地。
出生地, 入死地. 得到生的正常壽命, 十人有三人, 未得到的, 十人有三人. 本來可以活得長久的, 卻自動走向死地, 十有三. 这就是说懂得摄生修道有成就的人,在山里走路,不怕猛兽。老虎是要吃人的.
我覺得這一個很有道理. 有的人應該長壽, 不過因為不善養生, 就短命.
知不知,上;不知不知,病。是以聖人不病。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能知道自己的無知,這是高明的;不知道自己的無知,這是有問題的。聖人沒有這個問題,是因為把不知道自己無知當作是問題,時時提醒,所以就沒有這個問題了。
當然還有很有名的「治大國如烹小鮮」.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