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終於看完了, 很欷歔. 一個愛國忠臣被迫一步步走向絕路.
屈子沉汩羅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, 但我除了哀郢一篇之後, 都沒有機會看他的作品. 但生於公元前343年的他, 作品很影響後世, 我覺後世有類似風格的人, 沒有人及得上他. 他的天問, 全是問題, 十分有格, 單看作品名字, 已是很有意思. 九歌, 天問, 離騷, 招魂, 山鬼, 國殤...
「昭飲木蘭之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」很有列子乘風的味道.
古人原來彩虹是有分雌雄的.
屈原在自殺死之前, 說了甚麼?
寧溘死而流亡兮, 恐禍殃之有再. 不畢辭而赴淵兮, 惜壅君之不識.
(寧驟死不隨水漂流, 唯恐亡國之大難臨頭. 如不吐盡心裡話而投江, 擔心君主不領我的冤情和忠諫.)
這本書只收納了部分楚辭, 沒有招魂. :(
還有, 王濤的注釋很了不起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